境外节目

竹韵小集音乐会

2025年9月27日
晚上8时
星海音乐厅交响乐演奏大厅
¥380 | ¥280 | ¥180 | ¥80
2025年9月28日
晚上7时30分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逸夫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
免费入场,不设划位(请登记报名)

广州场 (2025年9月27日)

竹韵小集粤乐音乐会

作曲 曲目
余其伟(黄学扬编) 絃索四架头与乐队《絃歌趣韵》
伍敬彬 合奏《雾月夜》
佚名 地水南音演唱《客途秋恨》(上卷)
黄学扬 中西乐组合《庙街探戈》
丘鹤俦(竹韵小集整理) 硬弓、软弓与西乐组合《娱乐昇平》
古调雅乐谱、何柳堂传谱 中西乐组合《饿马摇铃》
陈能济 软弓五架头与乐队《岁月流金》
卜灿荣 喉管、唢吶与乐队《乐叔逛花城》
大调、李石庵编 古腔粤曲与乐队《柳摇金》
陈思昂 合奏《月满紫荆》
顾嘉煇(陈家荣编) 合奏《侠骨柔情——顾嘉煇金曲联奏》

联合主办: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及星海音乐厅

深圳场 (2025年9月28日)

竹韵小集《岭南风 ‧ 香江情》音乐会

作曲 曲目
余其伟(黄学扬编) 絃索四架头与乐队《絃歌趣韵》
伍敬彬 合奏《雾月夜》
陈永华 丝竹四重奏《逾万山》
黄学扬 中西乐组合《庙街探戈》
易剑泉、何柳堂、丘鹤俦、吕文成(王辰威编) 合奏《粤舞昇平——广东音乐名曲串烧》
宁勇 中阮与打击乐《丝路驼铃》
周煜国 合奏《南疆舞曲》
客家汉乐传统乐曲 合奏《挑帘》
客家汉乐传统乐曲 合奏《到春来》
陈能济 软弓五架头与乐队《岁月流金》
顾嘉煇(陈家荣编) 合奏《侠骨柔情——顾嘉煇金曲联奏》

联合主办: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及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

演出者介绍

阮兆辉(演唱)

资深粤剧表演艺术家,七岁从艺,拜名伶麦炳荣为师,更精研广东说唱之南音,是少数可以跨行当演出的戏曲艺人。致力粤剧教育及承传,经常在各大学及中学演讲及参与学术研讨会及讲座。

现为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客座副教授、一桌两椅慈善基金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博物馆专家顾问(粤剧)、香港教育大学戏曲与非遗传承中心顾问、粤曲考级试(香港粤剧学者协会与西伦敦大学伦敦音乐学院合办)首席考官。

 

陈芳毅(喉管/唢吶/萨克斯管)

一级演奏员、着名广东音乐曲艺团的管乐演奏家,现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音乐传承人。善于吸收中西乐器的演奏技巧,展示出扎实而深厚的艺术功力。演出足迹遍佈世界各地,包括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澳洲悉尼歌剧院、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等。

 

何文川(指挥)

音乐教育家及指挥家,曾随夏飞云、汤沐海、陈佐煌、彭修文等研习指挥,曾于前香港音乐事务统筹处(现音乐事务处)任职近三十载,在职期间负责教授中乐敲击课程及乐团训练工作,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音乐家。以指挥身份带领香港青年中乐团出访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以及带领竹韵小集于香港、北京、上海等地举行了多场音乐会。

现为香港演艺学院导师及演艺中乐团常任指挥、竹韵小集艺术指导兼首席指挥、香港爱乐民乐团艺术指导兼首席指挥。

 

竹韵小集

成立于2003年,是香港专业的中乐室内乐团、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团体,除深入研习岭南传统乐种,亦致力发展本地原创中乐。乐团常任乐师皆为香港各大专院校音乐科系毕业的优秀青年音乐家,具有丰富演出经验。编制上继承了传统丝竹乐的演奏形式,并配备岭南特色乐器。成立至今已举行乐季专场音乐会逾六十场及教育外展音乐会逾八百场,首演香港作曲家新作逾六十首,曾合作演出的国际与香港本地名家不计其数。多次代表香港前往海内外交流演出,介绍香港中乐文化,足迹遍及亚洲、北美洲及欧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 国乐团 #

成立于2018年,现有古筝、琵琶、竹笛、民族打击乐等多个乐种。乐团致力传播粤乐的魅力,普及专业知识,同时排演优秀的粤乐曲目,提高粤乐爱好者的演奏水平,开拓音乐视野。

 

深圳市龙声民族乐团汉乐小组 #

由深圳市龙岗区音乐家协会众多演奏家组成的乐团,旨在推动和促进粤乐的传承与创新,给粤乐演奏者搭建学习、交流与发展的艺术平台。

 

节目长约1小时40分钟,包括20分钟中场休息。

本节目内容不反映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意见。

节目如有更改,以演出场地最后公布为准。

请向表演场地查询票务事宜。

资料由表演者提供。

*阮兆辉及陈芳毅只参与9月27日于星海音乐厅的演出

# 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 国乐团及深圳市龙声民族乐团汉乐小组只参与9月28日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