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從遇見你》

節目從最基本的漢字開始,故事化的講述漢字的造型來源及文化發展,挖掘漢字背後的文化密碼,呈現漢字之美,將漢字的形象性、哲理性和藝術性統一表現。

《「字」從遇見你》— 中
漢字系統是一個巨大的文字世界,它自成體系,盤根交錯,井然有序又悠然自得,相比於真實的天下,文字建立的世界無論在空間還是時間上都更為深遠、廣闊與恒常,在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世界裡,有一個字從來都居於核心 ——「中」。
《「字」從遇見你》—卜
幾乎每一塊甲骨上,我們都能看到這個字,甚至有時候一晃眼就會錯過,因為它和裂紋太像了,沒錯,這個字很可能就來源於裂紋。「卜」作為古往今來,字形幾乎毫無變化的漢字,曾經的它,幾乎主宰了一切。
《「字」從遇見你》— 天
甲骨文中有一個符號極為神秘,甚至不應該僅僅基於文字領域去研究。「天」在甲骨文中的形象和天空完全看不出聯繫,哪怕是3歲的幼童都會告訴你,這是一個小人,而且是一個腦袋大大的小人。哪為什麼「天」的形象是擁有如此碩大頭部的人形?
《「字」從遇見你》— 筆
這個符號所代表的,是一件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物品,幾乎每個人都用過它,這個字,是「筆」。生產一支毛筆,需要至少幾十道工序,筆頭,多用動物的毛髮,筆桿材質千變萬化。自從毛筆出現以來,中國人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文化的方向,隨之而來的墨、硯、竹簡,都一一應運而生。
《「字」從遇見你》— 冊
甲骨文的「冊」是一個很玄妙的存在,它的樣子一望便知,是把竹片或木片用繩子系在一起。最早的「冊」原料是竹子,古人把堅硬的竹子截開,削成長條,再用繩子把它們串聯起來。冊,就完成了。
《「字」從遇見你》— 典
這個符號記錄的,是古人生活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時刻,這個字是「典」。時光荏苒,「典」的意義雖歷經演化,但這份莊重,卻一直沉澱在了漢語言之中。「典」延伸為「典禮」,成為盛大儀式的代名詞,雖然典的形式因每個時代特徵而略有不同,但我們仍能從縫隙之間窺探到延綿千年的典制禮法。
《「字」從遇見你》— 圖
「圖」,原指古代在皮、絹等材料上,標畫城邦鄉邑及邊界的示意資料。進入資訊時代,遼闊的山河大地以數位的形式得到了更加精准的記錄,世界似乎從未這樣觸手可及。其實,「圖」反映的是人認知世界的能力和決心。
《「字」從遇見你》— 舟
舟的出現,讓人類在征服江河的鬥爭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數千年的歷史中,中國舟船開始出現了越來越複雜的形態,不斷延伸著人類的腳步,人類用其通行、運輸、經商、探險。在漫長的時光中,舟船已深深地滲透進人類的歷史與文化。
《「字」從遇見你》— 車
車輪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這些不停轉動的輪形工具,意味著人類已經參悟了機械製造的原理。在中國,傳說黃帝發明了車,因此人們在他的名字前面,冠以「軒轅」二字,紀念這偉大的壯舉。
《「字」從遇見你》— 行
甲骨文的「行」字,猶如一個沒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它當年的意思是「道路」。中國人建立了人類文明中最早的道路網路,這得益於中華民族性格中最為顯著的優良傳統,讓一切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