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盛世启航 —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成就」展览系列

2024年9月27日至2025年2月5日
香港历史博物馆
香港科学馆
免费参观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和香港科学馆联合筹划「盛世启航—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成就」展览系列,透过多维度的探索,让市民了解当代中国在过去七十五年间砥砺奋进的全面发展进程。系列涵盖三个展览:(一)「飞跃发展」、(二)「科技创新」、(三)「智慧时代」

展览小册子

教育小册子

香港历史博物馆一楼大堂
星期一、三至五: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上午10时至晚上7时

圣诞前夕及农历新年除夕: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星期二(公众假期除外)、农历年初一及二休馆
(一)「飞跃发展」

展现中国在经济发展、基础建设、文化事业、体育发展及生态保育五大领域的发展和成就,透过生动的文字及大量丰富的新闻图片,展现无数拼搏者筚路蓝缕,共同写就的恢弘篇章。展览还特别展出运动员于不同奥运会及残奥会赢得的奖牌,与市民分享刻苦训练的成果。

精选图片

©中新社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新华社
新能源汽车标志着中国产业升级的新趋势。

©新华社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铁网络。

©新华社
白鹤滩水电站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也是「西电东送」重大工程的一员。

©中新社
「北京中轴线」是世界最长的城市轴线,202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华社
「数字敦煌」对敦煌石窟进行全面的数位化,透过互联网与全球共享。

国家体育场「鸟巢」是世界首个「双奥开闭幕式场馆」。

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

精选展品(部分)

香港滑浪风帆运动员李丽珊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赢得的金牌。

©Getty Images
中国香港运动员苏桦伟于2000年悉尼残疾人奥运会男子100公尺(T36级)赢得的金牌。

©新华社
中国运动员郭晶晶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赢得的女子单人3米跳板金牌。

©新华社
中国香港运动员何诗蓓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赢得的女子100公尺自由式银牌。

香港科学馆二楼展览厅
星期一至三、五:上午10时至晚上7时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上午10时至晚上9时

圣诞前夕及农历新年除夕: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星期四(公众假期除外)、农历年初一及二休馆
(二)「科技创新」

展览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突破,并以三个章节分别展现我国科学家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及推动芯片与半导体发展等的科学家精神,带领大家追寻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并感悟科学家如何在新时代中承担使命,砥砺奋进。

共和国血脉

聚焦于大庆油田发现65周年,展示地质科学家、石油科学家和工作者对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我国为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所作出的积极行动。

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更引领了中国陆相页岩油的勘探开发。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科学探索井「深地塔科1井」是世界陆上第二口、亚洲第一口垂直深度超过万米的井。

玉门油田200兆瓦光伏示范项目在2021年成功驳入电网。中国光伏发电装置容量已连续八年领先全球。

无声的惊雷

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为契机,介绍制造「两弹一星」,即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元勋们的卓越贡献,和我国在核技术及航天技术方面的骄人成就。

在「两弹一星」计划成功的同时,中国多次发出郑重声明,提出「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确保世界各国共享和平、安全、稳定与繁荣。

科学家举行学术民主讨论会以突破原子弹理论的场景。

拳拳报国芯

以第一届和第二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吴文俊院士和黄昆院士诞辰105周年为契机,聚焦芯片技术的突破,展现中国在人工智能及半导体领域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所取得的进展。

生产芯片所需要的硅纯度要求达到99.9999%,高纯度的单晶硅棒是利用沙子、石英等材料经过反复多次提纯,在熔炉中整形或提拉而成。

光刻机是一种用于半导体制造的精密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精确地转移到硅晶圆上。

香港科学馆地下特备展览厅
星期一至三、五:上午10时至晚上7时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上午10时至晚上9时

圣诞前夕及农历新年除夕: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星期四(公众假期除外)、农历年初一及二休馆
(三)「智慧时代」

近年AI急速发展,创新应用逐点改变我们的生活。展览展示多个AI模型,让大家认识它们在图像识别、艺术创作及语言处理等不同场景下如何发挥功用,借以了解AI的基本技术和本地科研机构于AI领域的创新工作,为迎接创新时代的到来作好准备。

自动驾驶之道

中国在自动驾驶应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这个模拟自动驾驶中,大家可感受搭乘自动驾驶车辆的悠游自得。

猜拳大师

AI和人类一样,都需要训练才能掌握一项技能。来提供「包」、「剪」和「揼」的图像训练AI,再与「猜拳大师」进行猜拳竞技,看谁能取得胜利!

油画大师

透过深度学习,AI能分析图像的主题内容和绘画风格,并使用其他风格重新绘画图像。

微创脑手术机械人

手术机械人和AI技术可以减轻医生的体力消耗和压力,尤其在执行漫长而复杂的步骤时,可为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度作出贡献。

引力战场

游戏以着名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名作《三体》为背景,融合沉浸式体验、AI和混合实境技术,让大家以战舰舰员身份体验星际追逐!

智慧蓝图

《人工智能地图》是中国着名艺术家、中史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教授创作的艺术作品。大家可用智能电话扫描地图,追溯AI的历史、技术领域、重要演算法及其应用。

主办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联合策划
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
香港科学馆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
中国科学技术馆

协办
香港历史博物馆
中国科协港澳台办公室
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
商汤科技

支持单位
中国文化研究院
中国香港体育联盟